實習記者 陳楚珺
“體溫36.7℃。”
“您好,請問您要去哪里,請出示一下有效證件……"
22歲的袁合芳為乘客測量完體溫后,一旁的陳遠倩迅速將填寫好的信息卡遞到乘客手中。3月1日早上八點,安康城西客運站全面恢復正常運行后的第一位旅客,順利進站。
“在家一直關注疫情的發(fā)展,看到各種新聞報道都哭了,特別想做點事情。”袁合芳告訴記者,自己和陳遠倩是初中同學,雖然一個在蘇州大學,一個在浙江萬里學院,相隔甚遠,但關系依舊很好。這次也一起參加共青團漢濱區(qū)委的志愿者招募。
不像陳遠倩“一路綠燈”,家里人都非常支持,袁合芳的“志愿者之行”,一開始面對的便是母親的反對。但經(jīng)過自己不斷地解釋和堅持,母親最終把內(nèi)心的擔憂和顧慮,化成了在袁合芳走上崗位之前的各種叮囑。
同樣是學生身份的,還有負責對出站乘客進行引導和排查的張閱明。“我是恒口二中高三的學生,本來計劃高考結束后和父母去一趟三亞,F(xiàn)在疫情不早日結束的話,我們高考都會受影響。”張閱明告訴記者,自己是文科的藝術生,網(wǎng)課有信心補起來,他更希望能為抗擊疫情奉獻一份自己的力量。而同崗另一位志愿者張冕,因所在的外企已經(jīng)逐步復產(chǎn)復工,為了不錯過此次志愿活動,向公司請了小長假。還有負責機動崗位的楊冉,作為一名剛從部隊退伍回家的軍人,在看到招募啟示后便第一時間報名參加。
“2月15號接通知后,我們就逐步恢復運營了。之前車站人員緊張,所有人都是上連班,F(xiàn)在志愿者到崗以后,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我們的工作壓力。”在為志愿者們發(fā)放完防護服和護目鏡后,城西客運站站長蔡春莉對記者說。
據(jù)悉,2月中旬以來,共青團漢濱區(qū)委面向社會招募了300余名青年志愿者,已分多批次在社區(qū)、車站、鎮(zhèn)村開展防疫志愿服務。“我們招募令發(fā)出后,報名電話一個接著一個,總共接了300多個報名電話,當時非常感動。”一直負責本次團區(qū)委志愿者招募和培訓工作的李嬌感慨道。
進站的乘客越來越多,青年志愿者們的工作還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。“這次疫情中的一線工作人員一半都是黨員,我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社會的脊梁,F(xiàn)在我還不是一名黨員,但我會繼續(xù)努力,爭取早日入黨。相信這一天就在不遠的將來。”袁合芳最后對記者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