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從教多年,始終關心孩子們的人格教育;她是學生眼中充滿師愛的引路人,同伴心里不計名利的教育者。她是誰?她就是漢濱區(qū)紅旗小學好校長史蓉。
作為一校之長,她深知,推進學校發(fā)展,不僅要提升教師的科研水平,校長自身科研水平也必須不斷地提升。她注重三級三類骨干教師體系建設,注重教師教育理念的更新,注重教師身心健康調(diào)適,她對職業(yè)幸福感有著深刻理解,她曾說“把工作做到極致,你就是最美的人,最幸福的人。”她個人科研成果更是豐碩:陜西省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培訓專家、省基礎教育先進個人、省教科研優(yōu)秀個人;市教學能手、市德育先進個人;漢濱區(qū)學科帶頭人、優(yōu)秀校長、漢濱名師。負責兩項省級課題均獲得省級優(yōu)秀檔次,多篇論著發(fā)表于《中國當代教育科研》《陜西教育》《小學教學參考》等期刊。
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,她每天即使再忙,也要走進課堂,了解教師和學生們的需求。
無論多么疲憊不堪,只要談及教育問題,她總能立刻變得神采飛揚,仿佛換了一個人似的,教育就是她全部的活力源泉。
她的一言一行在教師們的心目中豎起了一座豐碑!
“乖乖,你這樣做……真棒!”這是她和學生交流時的口頭禪。每每孩子們聽到她柔柔的一聲“乖乖”,臉上都會流露出羞澀的微笑,尤其是缺愛的留守兒童臉上則是笑開了花兒。
作為一名教師,她是懂孩子的,她反對講道理、輕情感的教育方式,她始終提倡心育重于智育。她經(jīng)常說:“如果小學階段過度重視知識灌輸、輕視學生的情感心靈,學生健全的人格就很難養(yǎng)成。”
學生心靈成長始終是她關注的重點。多年來,她每年都籌劃了很多關愛學生心靈主題活動,如:“中秋佳節(jié)喜團圓,黨員幫扶童心暖”“關愛留守兒童心理健康”“六年級畢業(yè)班學生考前心理調(diào)適”“學會情緒管理”“讓自信留守在心里端午節(jié)關愛活動” “線上和線下家庭教育系列講座”……這一份份關愛亦如暖陽,灑滿校園,溫暖每一位紅旗學子的心靈。她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紅旗小學“愛每一個孩子、讓每一個孩子健康成長”的辦學理念。
她說:“一百個人對幸福就有一百種理解,一個人怎樣認識幸福、感受幸福與人的幸福程度是密切相關的。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學校教育中,應該融入幸福感的培養(yǎng),讓我們的孩子從小懂得追求,學會感恩,樂于奉獻,成長為一個幸福的人!”
校園里,她總是和顏悅色、輕言細語和學生溝通,維護學生自尊心,時刻關注學生的精神成長需求。她經(jīng)常對教師們說:“親其師,信其道。”“愛出者愛返。”“榜樣示范就是最好的教育方法。”她深受朱小蔓教授關于道德情感理論的影響。她不把學生的道德與情感分開來看,而是與學生的生命以及人的整個情緒情感系統(tǒng)相聯(lián)系。學生的行為出現(xiàn)問題,她第一反應就是“學生的情感需求是否得到滿足?我能為學生的正常情感需求提供什么幫助?”她明白教育者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,更是愛的傳播者。她是紅旗學子們眼中充滿師愛的引路人。
教師會上,她經(jīng)常引用教育大家的名言傳遞幸福工作的理念:教師要想走上幸福之路,就必須不斷地研究和學習,對自身的教學實踐進行反思和改進,通過終身學習,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優(yōu)秀的教師或專家型教師。
同伴們私下親切地稱她為“蓉姐”,大家說蓉姐是一個時時、處處、事事身體力行,不計得失,率先垂范的好校長,更是一位關心教師生活的知心大姐。
“仁愛之心”是她的人生名片,“幸福人生”是她的教育理念,“無私奉獻”是她的黨員情懷。